在此我要推薦一篇 @李學文先生的好文。
讓我們想像自己是在一個空蕩蕩的客廳。裡面只有一張沙發,一張茶几。其他什麼也沒有。
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?
你需要一個電視。
這個電視,將會主導接下來發生在客廳的各種人類行為與物品的供需匹配。其實這不是現在才有的事情,以前就有了。只是以前行為與物品的供需匹配,是發生在線性環境下的:你看了電視,裡面播廣告,廣告賣東西,你看很想要,然後去逛街,指名買東西,然後達成消費。最後再以線性的公式來評估成效。不過,現在的順序就不是這樣的了。你看的電視,幫你管了冰箱。你看了美食節目,問冰箱有沒有類似食材,冰箱回答沒有,透過手機幫你線上購物;電視幫你管了衣櫃,看到女明星的包好看,衣櫃回答沒有,電視問你要不要立即購一個?你立馬用遙控器輸入信用卡序號說「好」。
現在的供需匹配,完全是一種非線性的行為。既然如此,很多過去有效的商模,現在就不見得管用。
這些東西,都是教科書上沒有寫的。毫無前例可循。因為我們自己就是「前例」。
蘋果大逆襲,那是不只是一場「客廳革命」,是人類消費行為供需匹配的又一次革命。至於上一次,是手機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美國電視產業發展總是引領全球。全球數位匯流經濟正面臨匯流終端成長遲滯、新媒體內容急於找尋商業模式、物聯網及穿戴式電腦商機還未大爆發之境況。表面看來,FCC的舉措,在於為收視戶去除平均1年支付231美元機上盒租金的不合理現象,但是,我更願意相信,其真正目的在於,重新帶動新一波匯流硬體經濟及客廳中匯流內容的破壞式創新經濟,未來對全球的巨大影響力將逐年發酵。」